包装材料网推荐:鉴于当前传统防伪技术存在的局限性,明显影响着商品及有价证券的防伪效果,尤其是使重要的产品和票券等的安全性受到威胁。怎样利用尖端的科学技术来为商品保驾护航已成为全世界的重要研究内容。如,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和开发中的各种新型防伪技术(指纹加密、遗传密码、声音加密、光学薄膜等等),但要将其实际应用到商品防伪还要进一步完善。但从最新资料显示,一种高科技的防伪技术--智能防伪和应用纳米科技研究开发出的相应高新技术防伪已开始显露出其不凡的特点,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纳米科技和纳米防伪技术的特点
1.纳米技术的特性 对于纳米科技,人们现在已不陌生。"纳米"是英文namometer的译名,纳米科技是20世纪80年代末诞生并迅速崛起的高新科技,它的基本含义是在纳米尺寸(即0.1~100nm)范同内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创造新物质的技术与方法。如今,纳米科技卡要包括纳米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纳米技术其实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射程物质的技术。纳米技术可分为二三种概念。
(1) 分子纳米技术。这是1986年美国科学家德雷克斯勒博士任《创造的机器》一书中提出的。根据这一概念,可以使组合分子的机器实用化,从而可以任意组合所有种类的分子,可以制造出任何种类的分子结构。这种概念的纳米技术还未取得重大进展。
(2) 微加工技术。这种概念把纳米技术定位为微加工技术的极限。也就是通过纳米精度的"加工"来人工形成纳米大小的结构的技术。这种纳米级的加上技术,也使半导体微型化即将达到极限。现有技术即使发展下去,从理论上讲终将会达到限度,这是因为,如果把电路的线幅逐渐变小,将使构成电路的绝缘膜变得极薄,这样将破坏绝缘效果。此外,还有发热和晃动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新型的纳米技术。
(3) 生物纳米技术。这种概念是从生物的角度出发而提出的。本来,生物在细胞和生物膜内就存在纳米级的结构。 纳米技术的广义范围可包括纳米材料技术及纳米加工技术等。其中纳米材料技术着重于材料生产(超微粉、镀膜等),性能检测技术(化学组成、微结构、表面形态、物、化、电、磁、热及光学等性能)。纳米加工技术包含精密加工技术(能量束加工等)及扫描探针技术。
2.纳米防伪技术的特点 将纳米科技应用十防伪偏领域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目前经过科技人员的刻苦攻关,已成功研制出纳米防伪技术。该技术从根本上防止了防伪标识被仿造的可能,且实际可操作性强,任防伪领域具有重大的历史性突破。该技术在1999年12月14日获美国专利局签发的美国国家专利授权证书,被列为我国国家标准最高级防伪技术"3.10"。纳米防伪技术自问世以来,已在海关等领域应用并且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2000年9月,国务院领导亲自批示,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将这项防伪技术应用在货币印刷的防伪上。
更多包装相关信息来源于:http://www.bz-e.com/包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