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包装网全国直通: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深圳  广州  郑州  杭州  西安  武汉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河南  山东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更多>>

中国印刷业整合就在未来
2012-01-13 20:38:02   来源:包装e线   评论:0 点击:

2009年,仅苍南县龙港镇近千家企业就有半数以上引进了新包装设备,包括新雅、曙光、富康在内的行业龙头甚至花费千万资金购进最新印刷设备。许多中国企业均已打响新一轮的军备竞赛。随着国家水价、电价、油价、纸价的疯狂上涨,印刷企业的竞争还将进一步升级。 是竞争还是整合?这也许是中国印刷企业面临的分叉路口。

竞争或许是实现整合的一种最佳方式。尽管今年对中国印刷业来说是极其艰苦的一年,但据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显示:2009年,印刷工业总产值大约增长10%以上,从业人员增长16%,而企业数量确大幅缩减。由此可见,尽管金融危机和企业竞争加速了印刷企业的洗牌,但行业的发展势头依旧十分迅猛。一些实力雄厚的印刷企业不仅优先占据了市场资源,还“招安”了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新的市场份额正在被他们瓜分,而留给中小企业的只能是“残羹剩饭”。

现在也有一些有实力的印刷企业都在“玩转”商业模式和资本运作。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上,建立新的商业模式似乎成了印刷企业逃出“微利印刷”的有效手段。新商业模式不仅能摆脱“微利印刷”,更能帮助印刷企业成功转型,在传统印刷下滑之前脱离这片苦海。其实,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和人才,一些中小印刷企业只能在产业链的最低端挣扎,并继续在加大印刷设备投资和企业转型之间徘徊不定。它们缺少进行商业模式和资本运作的必要实施条件,无论是采取保守、还是过于冒险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困境,从而破产或被收购。

2008年中国印刷行业的总产值达2291.6亿元,同比增长15.88%,保守估计到2013年,中国印刷行业总产值将接近3800亿元。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预计中国印刷企业数量可能还会进一步减少,而行业中的航母还要不断壮大。竞争加速了中小印刷企业的转型或破产,而在新一轮并购、整合的狂潮中,弱者恒弱、强者恒强的逻辑将显示得淋漓尽致。 尽管如此,中小印刷企业并未完全失去生存空间,但如果依旧采取落后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必然会将自己带入“死胡同”。中小印刷企业不能盲目地扩大投资和进行资本运作,而需从基础入手,将管理做精做细,并找准市场定位。优秀的管理和准确的市场定位不仅能够压缩企业成本,更能创造丰厚的利润。

未来包装印刷业整合的趋势必将势不可挡,这一点也已成为全球印刷企业的共识。中国印刷企业的整合也势必引发行业新的震荡。在新一轮整合狂潮就要到来之际,自己的企业是整合还是被整合,这一点应该是企业家认真思考和作出慎重抉择的迫切事情。

更多包装设备信息来源于:http://www.bz-e.mobi/包装设备网

相关热词搜索:包装设计 包装材料 包装机械

上一篇:2012年印刷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
下一篇:佛山骏能是专家 造纸材料有讲究

分享到: 收藏